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作者:教育部 时间:2018-06-12 点击数:
随着《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出台,中国高校的人工智能研发有望从‘跟跑’转向‘并跑’ ‘领跑’。”日前在浙江召开的第四场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对高校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信心。
教育部在今年4月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18条重点任务和三个细化专栏,着力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如何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是《行动计划》关注的焦点。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更需要系统谋划部署、更需要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学校与惠普、华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个创新实验室,依托平台,从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性学术竞赛、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