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作者:教育部 时间:2018-06-12 点击数:
“我们让学生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实现‘练中学’;让学生通过学术竞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实现‘赛中学’;让学生主持创新项目研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研中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建东表示。
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介绍,清华大学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的文件。学校刚刚批准了法学院的“计算法学”工程硕士项目,是人工智能与文科深度融合从而产生崭新学科专业方向的一个尝试。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年6月12日第一版
“清华大学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尤其是军事需求,研发关键应用技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军民融合。学校与腾讯、搜狗公司已经开展了超过10年的战略合作,一大批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腾讯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政表示。
上一页
[1]
[2]